刷新“顏值” 提升產值
鄉村“綠富美”
柏油路兩旁的格桑花灼灼艷艷,精美別致的農家庭院干凈整潔,村民們哼著小曲在山上為茶樹施肥……11月11日,暖陽如煦,走進衡山縣開云鎮雙全新村,一股清新宜人的氣息撲面而來。
雙全新村是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曾經的荒山和殘次林改造為3000余畝茶葉基地,以前的“空心房”則種上葡萄、格桑花等,成為遠近知名的旅游休閑區。村支書何建新說,如今村里變美了,村民在茶葉基地上班收入也不錯。
去年來,衡山縣以農村垃圾治理、農村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空心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實施鄉村振興。籌集各類資金8.1億元,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打造鄉村“綠富美”。全縣已拆除“空心房”55萬余平方米,拆舊復墾復綠6000余畝;完成5700處廁坐新(改)建;推進18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南岳衡山自然保護區,關停采礦企業、復墾復綠成效明顯,所有關停礦山全部實現復綠。兩年來,衡山縣蟬聯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
山鄉村莊“顏值”刷新,產值也不落后。衡山縣做大做強茶葉、茶油“兩茶”傳統產業,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發展起衡山黃雞、特色水果、優質稻及中藥材等區域性特色產業。去年底,在全國“一村一品”產業扶貧經驗交流會上,“衡山經驗”受到廣泛關注。
如今,鄉村美,村民富,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衡山徐徐展開。白果鎮棠興村丹霞地貌奇絕,山水風光錯落有致。村里依托優美風景打造的“花果山”主題景區,引得游人如織。該村還將利用關停的石膏采礦區舊址,策劃“工礦游”線路,讓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飯”。店門鎮九觀村打響“血鴨”品牌,發展生態旅游業。萱洲鎮堰江村發展“合作社+農戶+貧困戶”訂單農業,成就三月李、豬血桃等原生態果蔬知名產區。
(文/徐德榮 唐曦 夏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