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引路 發力“扶貧摘帽”
全市八成以上貧困勞動力投身產業發展
近日,依托多方獲得的訂單,漣源市扶貧產業園內首飾制作、服飾加工等企業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通過政府引導和支持,該園區已與全市148個貧困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村發展產業。
近年來,漣源把發展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突破口,通過產業園區與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統籌引領等,打造一批可持續獲益、帶動能力較強的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同時,通過標準生產、品牌經營、規范管理、素質提升,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檔升級,發展特色種養、生態休閑、來料加工等產業。這些產業與貧困村、貧困戶建立入股分紅、勞動就業、創業扶持、技術幫扶、產品收購等利益機制,成為脫貧攻堅重要力量。目前,全市已累計帶動八成以上貧困勞動力發展產業,幫扶25980人脫貧摘帽。
漣源還全力發展扶貧經濟,投資1.8億元建設扶貧產業園,引進旭暉首飾、新馬制衣等9家企業,整合涉農資金配股,與148個貧困村簽訂入股分紅協議。利用漣商總部經濟園平臺,引導漣商回鄉創業,已有38家漣商企業參與聯村幫扶,投資實施重點產業扶貧項目45個,3萬余名貧困人口直接受益。引導龍頭企業在貧困村開設“扶貧車間”80家,安排就業2160人。
同時,漣源建立“政府扶龍頭、龍頭建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重點產業扶貧體系,共發展省級龍頭企業10家、婁底市龍頭企業53家。這些企業在86個貧困村建設示范種養基地,參與項目的貧困人口可持續穩定增收5年以上。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了12個基地,與45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玳玳酸橙種植產業扶貧協議,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
從2014年至去年底,漣源累計脫貧31878戶107211人,118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17.48%下降至3.94%。今年,計劃脫貧33207人,退出貧困村30個,努力實現全市整體脫貧。
(文/周俊 王萬超 李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