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前11個月,湖南發運貨物超過20億噸,完成客運量近10億人;旅游接待總人數超過6000萬人次;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高達16718.96億元,相當于湖南人一天消費就“刷”掉50億元……
這組數據是湖南經濟內生動力強勁的縮影。今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湖南經濟無懼風雨,走勢穩健,展現出強大韌性。省統計局發布數據,前三季度,全省GDP總量達27981.2億元,位居全國第八;GDP同比增長7.8%,增速居全國第六。
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湖南經濟為什么能保持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哪些要素為GDP增長提供了主要支撐?推動經濟“奔跑”的動力來自哪里?未來發展后勁如何?
“三駕馬車”齊發力——消費、投資、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一入夜,長沙大大小小的商業街巷人聲鼎沸。
在太平街,涌動的人潮中,湘派臭豆腐第三代嫡系傳承人董順桃的臭豆腐店門口天天都排長龍,“一晚可以賣一萬多片?!倍樚艺f,這條街上的商家經常做生意到凌晨。
假日消費更加火爆。今年國慶假期,超級文和友海信廣場店單日排出了2萬個等候號。在餐飲、娛樂、夜經濟等刺激下,我省7天實現416.98億元文旅消費收入,省商務廳重點監測的587家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0%。
線上交易同樣“給力”。11月京東“好物節”期間,我省累計下單金額同比漲幅居全國第九;天貓“雙11”活動,湖南交易額在全國省份中排第十一位。
今年來,我省消費市場穩中有升,增速全國領先。前10個月,全省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28.04億元,同比增長10.1%。
湖南GDP實現穩健增長,消費立下汗馬功勞。
“消費對湖南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50%。”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背景下,我省提檔升級吃穿用、住房、汽車等實物消費,提質擴容教育、旅游、文化、體育、健康、信息等服務消費,提速發展網絡、定制、智能等新興消費,積極推行綠色、循環、共享消費,增強了消費拉動力,真正發揮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
作為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正朝結構優化、效益提升轉變。
4月8日,在我省召開的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擲地有聲地說:越是困難,越要加大投資;但是投資的模式、投資的理念一定要轉變。
省委、省政府精心部署,今年我省投資更加注重績效,把主要資金投入重點產業建設和智能制造領域的補鏈、強鏈項目。
今年全省繼續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年”,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投入到重大產業、重大項目上來,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前10個月,全省產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5%;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個百分點。
今年來,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中非經貿博覽會、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制造大會等一批開放平臺落戶湖南,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更多高質量簽約項目加速落地,投資增長新動能加快匯聚。
前10個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1%,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2%。
“穩投資”不斷加碼,前10月,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增速居全國第四。
長期以來,我省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消費雙輪驅動,而今年,進出口逆勢“飄紅”,帶給湖南經濟巨大驚喜。
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鞋服箱包等傳統產品、鋼鐵等大宗產品出口全部實現大幅增長,起到了穩外貿的“穩定器”作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外貿供應鏈平臺企業、平行汽車進口、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平臺、新業態全面發力,成為拉動外貿提速增長的新引擎;開放意識大幅提升,開放本領不斷增強,開放舉措頻頻出臺,為外貿發展提供了充足后勁。
今年1至11月,湖南省進出口總值392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3%,連續36個月保持在20%以上。前10個月,全省進出口總值3549.1億元,同比增長50.1%,增速居全國第一。
增長動能強勁——產業項目建設持續升溫,智能制造風生水起,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12月6日,岳陽城陵磯新港區,廠房林立,生產一派繁忙。
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率領參加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推進現場觀摩會的全體人員,在這里切身感受熱火朝天、只爭朝夕的場景。
這已是湖南連續第三年舉行這樣全省性、高規格的產業項目觀摩和推進會。而今年頻次加密,8個月內舉行了3次。
在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的帶動下,全省上下振興實體經濟持續升溫,增長動能澎湃。
前三季度,全省引進77家“500強”產業項目107個,藍思智能機器人、新金寶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自2017年我省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以來,“5個100”已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新增產值1670億元。
產業強湘,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石”,以智能制造為方向的產業轉型升級呈“井噴”式發展。
上半年,全省企業申報參與省級智能化改造認定項目達153個,同比增長72%;11月底舉行的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制造大會,營造出的強大“磁場”,吸引全球相關企業來湘落戶。
德國舍弗勒集團入湘打造智能駕駛汽車產業生態系統,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長沙開啟試運營……
在全國制造業增速放緩的壓力下,湖南制造一路逆勢上揚。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等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不斷強鏈、延鏈、補鏈,規模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提高6.0個百分點,達到40.1%。
各方充分利用減稅降費、金融杠桿等政策手段“輸血”實體經濟,省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今年以來,我省推出簡政減權、減負減稅、省立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零”等系列政策。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減稅降費約390億元,商事制度改革實現“37證合一”。截至11月底,“一件事一次辦”總辦件量超過1100萬件,辦理時間縮減80%以上。
長沙縣、瀏陽市、醴陵市、寧鄉市、邵東市等5縣市入圍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隨著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效益顯著提升。前10月,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大類行業盈利面為91.2%,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前11個月新登記注冊企業18.18萬戶,同比增長9.3%。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實施,我省搶抓重大發展機遇,把政策優勢轉為發展優勢。全球創新資源加快在湖南轉化落地,發展新興產業集群的空間更為廣闊。
發展后勁夯實——頭部城市強勢崛起,區域協調發展加速,湖南GDP成色更綠
今年全國主要城市前三季度GDP數據一出爐,長沙再次成為“網紅”,被贊譽為“逆襲最為成功的城市”、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頭部城市”。
從全國來看,在16座“2018年GDP萬億俱樂部”城市中,長沙今年前三季度的GDP總量排名第十二,但增速高居第一,達8.3%,顯示出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
從全省來看,長沙前三季度的GDP總量達8713.68億元,為全省貢獻了GDP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展示了一個“強省會”的旺盛生命力,長沙在全省城市中的“首位度”地位更加彰顯。
支撐長沙高速奔跑背后的力量,是產業升級加速、住房價格平穩、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產生的“魔力”。
“公司工作兩年以上的員工中,有超過八成在長沙買房安家。”3年前在長沙布局了第二總部的網絡安全龍頭企業——深信服公司員工羅方告訴記者,自己也帶著老婆孩子從深圳來到長沙定居。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通過房價洼地,打造人才高地。近3年,長沙每年流入人口均在20萬以上,位居國內前列,其中約八成為年輕人。
人才持續涌入,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后勁。財政收入不“指望”房地產的長沙,把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以智能制造為引領,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加快培育打造了一批產業地標。
今年11月,首臺“長沙造”格力大型中央空調機組在寧鄉經開區下線?!拔覟槭裁丛陂L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斷地投,就是因為當地政府的誠信感動了我?!备窳﹄娖髡崎T人董明珠說,長沙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創新、發展。
長沙的強勢崛起形成了巨大發展向心力,加速了長株潭一體化的區域協調發展。今年來,長沙麓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密切合作,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優勢互補,初步形成了同興互補、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2020年,長株潭三地還將重點推動交通共建、產業協同、環境共治等30項重點任務,共同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省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童中賢認為,長株潭一體化正加快推進,未來將成為湖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湖南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重要支撐。
湖南既要穩中有進的“金色GDP”,也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GDP”。前10月,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了0.9個百分點,這表明湖南的GDP更綠了。
近年來,湖南痛下決心、有序退出沿湘江布局的大塊頭、高消耗重化企業產能:株洲清水塘揮別261家化工企業,建設現代化新城;郴州三十六灣的濫采亂挖絕跡,風力發電葉片在山頂愜意地旋轉。在洞庭湖沿岸,劃定畜禽禁養區、湖面禁止精養魚、退出珍珠養殖、退出造紙產能……積極引入環境友好的綠色產業。3年來,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平均降幅達5.8%。
“湖南走上了一條非常正確的發展之路?!痹?2月初結束的湖南“一帶一路”綠色博覽會上,德國梅前州農業與環境部部長蒂爾·巴克豪斯博士對湖南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贊揚。
7日召開的省委第十一屆九次全會上,對綠色發展繼續作出重要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這一年的發展實踐證明,只要方向對路、措施精準,堅定發展的戰略定力,湖南經濟就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必將邁出更加矯健的步伐!
“數”說亮點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7981.2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全國第六。
第一產業增加值2131.98億元,增長3.0%;
第二產業增加值10542.52億元,增長8.4%;
第三產業增加值15306.7億元,增長7.9%。
二、內需增長穩中有升
1至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增速居全國第四。
1至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28.04億元,增長10.1%。
1至10月,進出口總值3549.1億元,同比增長50.1%,增速全國第一。
三、企業效益整體較好
1至10月,規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2個百分點。
1至10月,規模以上服務業大類行業盈利面為91.2%,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
四、招商引資穩步發展
1至10月,實際使用外資15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8%。
1至10月,實際到位內資5948.89億元,同比增長18.5%。
五、市場活力迸發
1至11月,全省新登記注冊企業18.18萬戶,同比增長9.3%。
1至11月,全省新入庫“四上”單位3069家,同比增長6.2%。
(文/彭雅惠 鄧晶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