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特征愈加明顯——2019湖南經濟怎么看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acorahome.com 發布時間:2019-12-07 07:13 【字體:

  正值冬天,湖風微冷。12月6日,岳陽城陵磯新港區,廠房林立,工人忙碌。

  在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的率領下,參加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推進現場觀摩會的全體人員,在這里切身感受到熱火朝天、只爭朝夕的干勁。

  這已是湖南連續第三年舉行這樣全省性、高規格的產業項目觀摩和推進會。

  今年以來,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但湖南經濟卻可圈可點。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長7.8%,增速位居中部第二、全國第六。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歲末回望,2019年的湖南經濟,“穩”是主基調、“進”是關鍵詞、“好”是總態勢,高質量發展特征愈加明顯。全省上下堅定信心,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保持定力耐力,不松氣、不歇腳,持之以恒抓產業、優環境、強實體,全省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穩穩提升。

  “穩”是主基調——

     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振興實體經濟的氛圍持續升溫

  在10月底結束的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現場簽約達63.17億元。

  這是湖南農業作為“穩定器”的集中展示。今年前10個月,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預計全年糧食產量有望穩定在300億公斤左右。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穩固了農業“壓艙石”,湖南經濟得以穩中應變、穩中求進。

  按照中央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 、穩預期“六穩”工作的要求,今年來,湖南密集出臺系列政策措施,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面對投資增速放緩的新變化,省委、省政府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加強科學研判。4月8日召開的全省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的話語擲地有聲:越是困難,越要加大投資,但是投資的模式、投資的理念一定要轉變。

  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投資撬動經濟結構優化,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全省持續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投資更加注重績效,引導主要資金投入智能制造領域的補鏈、強鏈項目。

  在婁底,破解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卡脖子”技術的五江高科電路板用高分辨率感光干膜項目,已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岳陽引進了全省投資規模最大的臺資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新金寶年產1300萬臺打印機,一期已投入試生產……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達產,又引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促進投資結構日趨優化。

  “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既部署當前,也謀劃來年;既建設一批項目,又儲備一批項目。

  11月初,省高速公路集團獲國家發改委核準,同意發行企業債券不超過150億元。這是我省用足用好“專項債可作為資本金”這項最新國家政策獲批的首只優質企業債券。通過撬動更多資金投入,更多補短板項目、重大項目的盤子成為專項債券項目的“蓄水池”“儲備庫”。

  “穩投資”持續加碼,前10個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0.1%,增速居全國第四。

  “產業項目建設年”深入推進,全省振興實體經濟的氛圍持續升溫。各方充分利用減稅降費、金融杠桿等政策手段“輸血”制造業,強壯實體經濟。

  從4月起,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由原來的16%降至13%。改革實施首月,全省制造業減稅幅度達30.3%。預計我省全年新增減稅430億元以上。

  國有金融企業充分發揮融資功能,服務實體經濟。湖南財信金控預計全年新增融資超千億元;省融資擔保集團將再擔保費率最低降至1‰,進一步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8個月保持8%以上的增速,位居全國第五,牢牢穩住了第二產業的基本盤。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前謀劃,適時出臺《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為全省重點企業進出口“保駕護航”。前10個月,中聯重科進出口總額近30億元,同比增長3成多;三一汽車、山河智能等均實現了40%左右的增速。

  重點企業外貿逆勢“飄紅”,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長超過50%,增速居全國首位;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猛增了逾六成。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省委、省政府把穩就業放在“六穩”之首。去年底我省出臺了進一步促進就業“二十條”措施,今年又開展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專項行動。省本級安排就業項目資金額度居中部省份之首,扶持民營企業成為吸納就業主力軍,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前10個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4.2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三季度以來,全省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明顯回升,生產和新訂單指數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穩”的底氣十足。

  “進”是關鍵詞——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壯大新的增長點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三個著力”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3年來,湖南牢記囑托,把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在湖湘大地掀起了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去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嚴格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全省上下科學把握“加減法”,既雷厲風行地“退”,又大張旗鼓地“進”。

  “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淘汰落后產能,3年共調整了近4000家規模企業,為轉型升級“騰籠換鳥”。

  “進”,從騰出的市場空間中尋找新動力、挖掘新動能;培育優勢產業、補足優質供給。

  大張旗鼓地“進”,勢必落腳于產業轉型升級中。

  今年的“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從省委、省政府到各級各部門,屢次組團集體觀摩智能制造項目,極大調動了企業對接互聯網、發展“智能+”的意愿,以智能制造為方向的產業轉型升級呈“井噴”式發展。

  上半年,企業申報參與省級智能化改造認定項目達153個,同比增長72%。11月底舉行的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制造大會,營造出的強大“磁場”,吸引全球相關企業來湘落戶。

  德國舍弗勒集團入湘打造智能駕駛汽車產業生態系統,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長沙開啟試運營……湖南搶占產業制高點,“智”通全球。

  在全國制造業增速放緩的壓力下,湖南制造一路逆勢上揚。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等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不斷強鏈、延鏈、補鏈,規模及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提高6.0個百分點,達到40.1%。

  大張旗鼓地“進”,意味著創新的動能駛向更大空間。

  今年來,我省實施大數據、人工智能、5G應用創新、超高清視頻、工業APP培育等三年行動計劃,培育了一大批新的增長點。

  湘江新區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長沙高新區成全國第二家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前三季度,全省移動互聯產業主營收入增長24.1%,全年有望突破1300億元。

  瀏陽河畔第八灣,“馬欄山”正以驚人速度形成視頻文創“高地”。

  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簇擁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匯聚了40余名“兩院”院士,打造自主創新高地。

  大張旗鼓地“進”,離不開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省委、省政府推出簡政減權、減負減稅、省立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零”等系列政策,各地掀起營商環境優化熱潮,不斷提升企業發展活力。日前發布的湘企百強榜中,民營企業占據“半邊天”,創新發展動力足。

  大張旗鼓地“進”,還要求創新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

  今年國慶,單日排出了1.6萬個等候號的一家龍蝦館,讓長沙成為新晉網紅城市。在餐飲、娛樂、夜經濟等消費火爆刺激下,全省前10個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828.04億元,同比增長10.1%。

  應對外部環境的挑戰,湖南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拓寬外貿發展空間。

  6月,長沙成功舉辦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53個非洲國家及多個國際組織參會,進一步擴大了我省外貿“朋友圈”。

  今年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外貿供應鏈平臺企業、平行汽車進口、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平臺、新業態全面發力,成為拉動湖南外貿提速增長的新引擎。

  “好”是總態勢——

     發展方式可持續,區域經濟更協調,百姓更有獲得感

  保持“穩”的主基調,迸發“進”的新活力,今年我省經濟呈現出“好”的總態勢。

  經濟基本面是好的。縱觀全國,去年我省GDP排名躍升一位,躋身全國第8位。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排名繼續保持第8位的發展態勢,并以7.8%的增速跑進全國“前六”。

  產業更“新”,發展后勁更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落地成長,高端創新人才加速集聚,“智能+”賦能制造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年有望突破6000家。 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逾6000億元,同比增長11.5%,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

  底色更“綠”,可持續性更強。綠色生產方式漸成潮流,成為企業、行業的自覺選擇。

  最近,湖南傳統鑄造行業中,金龍智造有限公司演繹了一出井蓋“變形記”。公司過去生產普通井蓋,能耗高、附加值低;現在生產的井蓋,既減少能耗降低成本,還增加了新功能:井蓋既是水質環境的“監測站”,也是5G信號的“發射站”。依靠綠色轉型,這家工廠近兩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

  前10個月,全省高加工度工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1%和16.4%;而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的增速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

  農業生產摒棄“大肥大藥”,推廣節本高效的精細生產,創建標準化基地4200萬畝,獲得國家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和地理標志的農產品總數逾4100個。

  結構更優,市場活力逐步釋放。養老、教育、醫療等改善型消費直線上升,拉動全省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在全省GDP中的占比升至54.7%,全省新登記注冊企業同比增長了12.5%,新增“四上”單位突破2000家。

  區域發展更協調。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一帶一部”戰略定位,各大區域經濟板塊協調發展、錯位發展。

  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要素資源高效集聚,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在長江經濟帶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

  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加速開放大發展。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獲批一年多來,招商引資質量提高。湘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外向型經濟蓄勢騰飛;湘西地區打造新高地,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在中西部腹地崛起。

  環洞庭湖區一手抓生態修復,一手抓產業項目,生態經濟圈呈現勃勃生機。

  “好”的總態勢,還體現在投資空間依然廣闊、消費潛力巨大。全省廣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存在明顯短板,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仍需大投入,交通、能源、社會民生等領域仍有大需求。目前,我省已出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激發居民消費潛力行動計劃,隨著計劃的落地,消費挖潛將持續拉動經濟增長。

  經濟發展高質量,鞏固“好”的總態勢,百姓更有獲得感。

  前三季度,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和9.1%,百姓收入增長跑贏GDP,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今年來,全省七成財力用于保障民生:消滅農村飲水安全“盲區”,新增1.6萬公里“組組通”公路,100萬農戶用上新廁所,開工修建或修繕村衛生室1153個……12件重點民生實事,件件有成效。

  脫貧攻堅戰,成果顯現。在去年底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1.49%、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萬元的基礎上,今年我省剩余20個貧困縣有望全部脫貧摘帽。

  污染防治攻堅戰,久久為功。“夏季攻勢”攻克一批污染“老大難”問題;守護一江碧水,洞庭湖再現大湖美麗;廣袤農村治水、治廁、治垃圾,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鋪開。今年來,我省空氣質量有改善,水質總體為優良。

  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造就良好生態,增進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湘大地展現“景美人和民富”的幸福畫卷。

  (文/鄧晶琎 張尚武 曹嫻)

信息來源: 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關閱讀

高質量發展特征愈加明顯——2019湖南經濟怎么看

111420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爽了 |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免费看一级做a爰片久久|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宵宫被爆3d动画羞羞漫画| 中日韩欧美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文轩探花高冷短发|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zoozzooz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四虎精品1515hh| 花季传媒下载免费安装app|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 大桥未久恸哭の女教师|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538精品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夫妇野外交换hd中文小说|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成年女人免费v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