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投入193萬元搞智慧黨建平臺建設,現在村民辦事都在網上,基本不需要出村了。”近日,津市市金魚嶺街道大關山村黨支部書記張傳炎說,智慧黨建政務下沉,讓村民很受益。
近年來,津市堅持以黨建為統攬,探索推進“事項一次下沉、流程一優到底、信息一庫查詢、身份一臉識別、辦事一圖索引、保障一步到位”的智慧黨建政務下沉工作模式,鎮村兩級累計辦理政務事項10萬余件,基本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辦事不出村”。
該市通過深挖群眾需求,對梳理出全生命周期中需要辦理的87個政務事項,分批次下沉到鎮(街)和村(社區)受辦。對5種無需提供的申報材料一律免予提供……目前,38個下沉事項辦理環節由93項優化至48項,優化率48.4%;辦結時限由753個工作日壓縮至146個工作日,壓縮率80.6%。老年優待證、失業登記證等20個事項實現“即辦”“秒批”。
據了解,津市投入2000多萬元在市鎮村三級安裝了智慧黨建設施,為76個村(社區)配齊了電腦、人臉識別儀、針式打印機等設備,實現一體化服務窗口全覆蓋。在人員配備上,為76個村(社區)選聘1名黨建聯絡員,為51個村(農村社區)增配1名政務代辦員,實現“一門式”服務力量全覆蓋。
(文/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