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我們全力以赴!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acorahome.com 發布時間:2021-02-03 16:13 【字體:
造核心競爭力,“創”科技創新新高地


嘉賓: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立新

時間:1月28日16:00

主題:造核心競爭力,“創”科技創新新高地

主持人:各位聽眾朋友、網民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準時收看、收聽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共同播出的“兩會”專題訪談《了不起的大湖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周眉。您可以通過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芒果廣播網、芒果動聽APP、滿格live以及馬欄山新聞頭條號、湖南應急廣播微信視頻號、news938瀟湘之聲微博、湖南新聞綜合廣播FM102.8、瀟湘之聲FM93.8、湖南經廣FM90.1等平臺進行收聽收看。

近年來,湖南科技創新成果是非常地豐碩、而且成效顯著,“首臺、首套、首創、首批、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也是層出不窮,不少成果處于前端、尖端、高端地位。同時,有不少與社會經濟相結合的科技成果在湖南也是“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那么,今天我們的節目當中也是特別為大家邀請到了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立新作客到我們的節目當中,和大家一起來暢談科技強省的核心競爭力。那么,現在坐在我身旁的這一位就是曾廳長。曾廳長,您好。

曾立:你好。

主持人:和我們的聽眾朋友、網民朋友來打個招呼好嗎?

曾立新:主持人好,聽眾朋友,網民朋友好。

主持人:歡迎曾廳長今天作客到我們的節目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對湖南科技創新工作給予了肯定,勉勵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那么,“十四五”時期,咱們湖南省科技廳是如何來進行規劃的呢?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好嗎?

曾立新:好。“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給湖南科技創新錨定的新坐標、明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總書記對我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明確科技創新要實施“七大計劃”,進行了體系化部署。最近,達哲書記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總攬,建好用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完善一套產學研用結合的有效機制,形成開放聯合的創新生態。應該說,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指向明確,要求具體。“十四五”我們主要的考慮,就是對標省委全會提出的“七大計劃”,實行“一個計劃、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那么,從發展目標方面來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要達到2.5%以上,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占GDP的比重要達到1.8%,高新技術企業數要達到13000家,創新制度不斷健全,創新生態更加優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我們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發力。

主持人:哪五個方面,也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曾立新:一是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高地。要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牢牢抓住先進裝備制造這個關鍵,在關鍵材料、基礎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高端檢驗檢測裝備等工業"四基"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二是打造原創技術高地。鞏固提升超級雜交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軌道列車和深海深地深空等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鍛造技術長板。在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等方向,定向部署一批研究基礎好、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取得一批原創成果。

三是打造創新人才高地。加強人才體系化布局,引聚高端人才,壯大人才隊伍。同時,我們要抓好“放權”、“賦能”,進一步擴大科技領軍人才的人、財、物自主權,完善人才評價機制,讓科研人員“放開手,大膽干”。

四是打造創新平臺高地。建好用好“兩區兩山三中心”重大平臺。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優化重組,提升建設水平,同時布局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爭取沖擊更多“國家隊”。

五是打造政策機制高地。深化科研放權賦能改革,在股權激勵、院所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以重大科技工程為抓手,探索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湖南模式。要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打造一批開放合作的創新型園區、示范區、特色創新功能區,當好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生力軍。

主持人:您剛才從五個方面介紹得非常詳細,確實從五個方面的發力點來打造湖南科技新高地,我們也非常有信心。您看,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了“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想大家都非常想要了解一下,湖南近年來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什么樣的成果?下一步又有什么樣的打算?接下來的時間,請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好嗎?

曾立新:好的。近年來,我們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加強頂層設計,部署實施了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重點工程,集中優勢力量協同攻關,突破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取得了“三超三深”為代表的標志性成果。

主持人:“三超三深”具體是指什么呢?

曾立新:具體指的是:超級雜交稻產量連續刷新世界紀錄,鎘低積累水稻、耐鹽堿水稻選育取得突破進展;超級計算機為疫情防控等提供數據支撐;超高速列車跑出中國速度;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軌跡等核心技術源于湖南;電磁勘探裝備可以探測到地下8000米;“海牛號”深海鉆機可以在海底3500米進行作業。

2016年-2019年,我省獲國家科技獎勵97項,躋身全國前列。去年在長株潭自創區五周年成果展上,我們展出了129項重大創新成果,充分彰顯了湖南科技創新的豐厚底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進一步梳理“卡脖子”技術、自主可控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清單,在工業“四基”領域、“三超三深”領域和顛覆性前沿領域,進行體系化部署,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2021年,重點開展碳纖維、集成電路、先進傳感器等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更好地保障產業鏈、創新鏈安全穩定、自主可控。

主持人:您剛剛介紹了“三超三深”,說實話您在說的時候我感到很好奇,但是聽您介紹了之后,我相信我們的網友,包括我們的聽眾朋友和我一樣,都會覺得咱們湖南的科技真的是非常了不起。而且,您剛才還說到了一組數據,就是我們獲得國家科技獎勵有90多項,應該說這也是排在全國前列的,可以說我們湖南的科技也在不斷地進步當中,這也離不開湖南省科技廳的引導和支持。那么,繼續堅持“四個面向”,我也相信一定會讓我省科技工作有更大的突破。感謝您的詳細介紹。據我所了解,近年來,我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也非常快,非常迅速,可以說是成為了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那么,能不能接下來也給大家來介紹一下,我省采取了哪些針對性的舉措來促進企業的增長和進步呢?

曾立新:好的。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達哲書記關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強大企業、培育小巨人”的指示精神,科技、財政、稅務等部門密切協作、積極聯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我省共有3925家企業獲得了國家備案,目前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經達到8621家,在全國排名第10位,中部省份第2位。這幾年,我們主要采取了四個方面的舉措:

一是高位推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發展,連續4年將高企發展目標寫進省政府工作報告,將高企作為市州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統一部署、統一調度。

二是引導激勵。我們出臺了《湖南省高新技術發展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激勵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大力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光2019年我們減免的稅收就將近90億元。新增研發投入獎補資金超過了8億元。

三是孵化培育。建設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等服務載體170個,梯次培育體系正在加速完善。依托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等舉措,挖掘優質潛力企業,精心“護苗育苗”。2020年,全省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有7368家,同比增長129%,增速居全國第1位。

四是服務助力。主要是做好金融服務對接,我們先后與建設銀行、郵儲銀行、長沙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合作,推出“創業者港灣”等信貸產品,促成科技企業投融資超過100億元。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迅速應變、主動服務,啟動了“協同創新戰疫情系列”活動,采取“線上+線下”模式,出臺系列暖企惠企政策,為疫情下全省高企申報數逆勢上揚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積極引導企業上市。截至目前,我省已有6家高企在科創板上市,數量居全國第8位、在中部省份是第2位。

主持人:也是很不錯的。

曾立新:是的。

主持人:聽了您的詳細介紹之后,我們發現科技企業的發展真的是離不開湖南省科技廳大力的政策支持,包括您剛剛說到還孵化了很多的科技項目,這就是最有力的一個支撐。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最直觀的一個體現就是影響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生活就在我們幸福的笑臉上可以展現出來。科技的發展展現了一個了不起的大湖南。那么,湖南的“十四五”規劃也提到了實施創新平臺建設計劃,增強創新服務能力,我們也想要請問一下,目前我省在創新平臺建設這塊兒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您可以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嗎?

曾立新:好的。近年來,我省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總攬,一批服務國家戰略、引領湖南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平臺加速布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兩區”、“兩山”示范。所謂“兩區”就是長株潭自創區和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兩山”是岳麓山和馬欄山。具體來說,長株潭自創區技工貿收入已經突破2萬億,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10%以上增速,獲得了國家調擴區的獎勵。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是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峰會和杭州G20峰會上的倡議,2019年5月成功獲批,我省出臺了專門的支持政策和專項資金定向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已經獲批國家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現在也在積極地推進當中,增添新的發展力量。

二是重大科技平臺引領。我們圍繞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建設,加大創新資源布局力度。與中國工程院共建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也進入實體化運作;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長沙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也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論證;還有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全省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木本油料、淡水魚類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在去年都獲批了。目前,全省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9家、省級310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省級429家,這些平臺對高水平科研支撐起到了很強的作用。

三是多點多極支撐。長沙、株洲、衡陽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瀏陽、湘陰、資興入選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國家高新區新增2家,達到了8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新增5家,達到了13家,等等,逐步形成了我省全域創新的發展格局。

主持人:確實,我們的發展也是很快的,在科技這一塊的成就剛剛也聽到您介紹了,是非常不錯的,碩果累累。那么,科技成果最終要服務的是社會,是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我們湖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現在的成績怎么樣?可以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嗎?

曾立新:好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這幾年,我們堅決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構筑順暢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不斷暢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快車道”。2020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了735.95億元,是“十二五”末的6倍多,一批優秀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新產品、新產業

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優化成果轉化的制度政策環境。這三年,我們完成了《湖南省高新技術發展條例》《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辦法》《湖南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4部地方性科技創新法規的修訂、制定,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法制保障。同時,我們也出臺了科技保險、專利權質押貸款、專利權出資注冊公司、科技貸款風險補償等一些具體的政策(文件)。

二是完善轉移轉化服務體系。我們建設了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和工作站;建設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一批創新孵化載體;認定了一批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這幾年我們培訓了2000多名技術經紀人。

三是加強供需對接。建立了科技創新成果、行業共性需求、企業技術需求、企業融資需求“四張清單”,通過“四張清單”我們征集科技創新需求有209項,組織需求對接活動近80場,促成技術投融資也將近35億元。

主持人:2020年科技轉移轉化的成績單也是非常喜人的,我相信不僅是我,包括收音機前的各位朋友,還有各位網民朋友也是感到由衷地自豪,特別是作為湖南人。但是,我們科技前行的腳步肯定是不會停止的,創新的腳步也是在向前的,下一步我們是怎樣打算和規劃的呢?

曾立新:下一步,我們將加強《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辦法》以及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完善和用好剛才提到的“四張清單”,為后發地區創新、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等提供更加精準的支持。加快建設一批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分市場和工作站,擴大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體系的覆蓋面,促進技術要素全域市場化流動。辦好創新創業大賽,促進更多優秀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主持人:當然,我們也希望咱們湖南省的科技力量可以高速發展、高質量發展。非常地感謝曾廳長今天抽出寶貴時間作客到我們的節目當中跟大家進行互動和交流,再次謝謝您。

曾立新:謝謝。

主持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的藍圖正在擘畫,而每一個創新成果、創新平臺、創新政策也是這一幅畫中濃墨重彩的筆觸。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曾廳長給我們介紹了不少,讓大家也收獲了不少,特別也了解到了湖南省科技廳的相關工作。再次謝謝您來到節目當中,也謝謝各位聽眾、各位網友的收聽、收看《了不起的大湖南》,我們下期節目再會。

返回首頁
信息來源: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 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