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勇章
時間:1月21日14:30
主題:一張藍圖干到底湖南國土空間規劃讓發展更高效
主持人:各位聽眾朋友、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準時收看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共同主辦推出的“兩會”專題訪談《了不起的大湖南》,我是主持人周眉。我們的節目正在通過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芒果廣播網、芒果動聽APP、滿格live、馬欄山新聞頭條號、湖南應急廣播微信視頻號、news938瀟湘之聲微博、湖南新聞綜合廣播FM102.8、FM938瀟湘之聲、FM90.1湖南經廣等平臺進行收聽收看。
如果說到自然資源,我不知道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可能會是森林、湖泊、山川等等這樣一些東西,其實我想告訴你,這只是自然資源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因為,自然資源實際上包括了大到國土空間規劃,小到城市小區公共服務的配套設計,這些都是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日常工作的一個部分,而且也與你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那么,今天我們也是特地為大家邀請到了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勇章作客到我們的節目中,在我旁邊這一位就是咱們的金廳長了,金廳長,您好!
金勇章:你好!主持人好,聽眾朋友,網友朋友好。
主持人:歡迎金廳長今天來到我們的節目當中作客。剛剛咱們也和大家提到了,自然資源廳對于我們來說,國土空間的統籌規劃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工作。那么,想首先請問一下咱們金廳長,我們的國土空間規劃在“十四五”期間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呢?請您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好嗎?
金勇章:好的。在“十四五”期間我們總的任務就是編制好、監督實施好各級的國土空間規劃,通過規劃一張圖平臺,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具體地說要構建四大體系,一是編制審批體系;二是技術標準體系;三是實施監督體系;四是政策法規體系。做到科學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國土空間規劃,加強規劃的監督實施,加強全域各類型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努力實現全省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主持人:那我們將會如何去利用空間規劃,對自然資源開發進行合理的優化和保護呢?
金勇章:好的。具體來講,主要是規劃和優化兩個層面:
一是構建“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由省、市(州)、縣(市)、鄉鎮“四級”以及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三類”,這樣就構成了整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我們通常講的是“四級三類”。省級規劃主要是統籌編制總體規劃,明確總體規劃對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上級總體規劃對下級總體規劃的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實現規劃有效傳導和管控。市縣層面主要是統籌推進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研究制定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專項規劃目錄清單。在社區層面和鄉村要精準地編制詳細規劃,詳細規劃過去大家熟悉的是城鄉規劃中的詳細規劃,這個被繼續保留下來了,村莊規劃是作為詳細規劃來進行編制的,這樣可以做到精細精準,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同時,我們建立規劃建設用地規模預留和“留白”機制,保障未來不可預見的重大建設項目能夠落地,為未來的發展預留彈性空間。同時,我們會強化城鎮風貌、天際線、容積率、建筑高度等空間形態的管控。建立與國家標準相統一、相銜接,也符合我們湖南省山水地形地貌的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行業管理,打造高水平規劃技術支撐單位。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我們也會強化公眾參與,建立專家咨詢和規劃公開公示制度。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分級建立規劃的審查備案制度,加強規劃信息化建設,完成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的一張圖平臺和監督系統,與規劃編制審批同步完成規劃數據庫建設,形成全省各級全域規劃“一張圖”并實現動態更新。
二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深入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深入研究繼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自然資源保障政策。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細化省級主體功能區,推動主體功能區(戰略)在市和縣精準落地。同時,我們考慮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深度融入大灣區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形成高質量的國土開發開放的格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特別強調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的思想,優化生態保護格局。統籌推進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構建我省“一湖三山四水”國土空間生態保護格局。還要優化城鎮發展格局,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建設以城市圈、中心城區、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群,推動資源要素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優化農業生產格局,就是以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著力構建以長株潭都市農業圈、環洞庭湖農業區,大湘南丘陵農業區、大湘西(山地)農業區為主體的“一圈三區”農業生產格局。
主持人:剛才,金廳也給大家介紹得非常詳細。但是,我相信我們省自然資源廳所做的工作肯定不止您剛剛介紹的這么多,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可能給大家介紹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為這個工作也過于專業。所以說實話,很多人不太理解它的意義和作用。就如您剛才在介紹中提到有一個叫做“留白”,這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應該有它自己的意義,能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嗎?
金勇章:好的。“留白”的這個提法實際上是繪畫中的一個概念,在一幅畫里面沒有確定、沒有想好的地方先留下來。那么,我們在國土空間格局的謀劃和規劃中一樣地存在著這個問題。所以,在空間規劃編制中“留白”,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提高規劃的彈性,讓它能夠根據變化來保障一些重大戰略和項目的落實,來應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不確定性。通過預留彈性空間和機動指標來進行“留白”。那么,在城市開發的邊界內劃定一定比例的戰略“留白”空間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用于重大事件、重大功能的項目建設,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在我國新冠疫情期間,像在武漢建設的這些用于集中的防疫的地方,實際上就很好地證明了“留白”的必要性。在城鎮開發邊界以外,在村莊規劃中我們也是有兩種形式的“留白”,一是預留機動指標,不確定具體空間的“指標留白”;二是劃定一定的用地范圍,但不確定地塊的具體用途,為未來項目落地、鄉村產業的發展劃定可以建設范圍的“空間留白”。
主持人:原來如此,在空間上其實也是有一種“留白”的說法,今天我也算是“漲知識”了!我們利用空間規劃對開發和優化進行了合理科學高效的規劃,那么我們又是怎樣確保這種優化和保護能落實到位的呢?金廳。
金勇章:確保規劃到位,也就是實現對每一塊土地的用途能夠按照規劃的要求來實施,我們通常叫“用途管制”,對規劃實施監管。
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包括加大用地、用礦等自然資源要素配置的區域統籌力度。堅持和完善“可報盡報、應審盡審、省配指標、限期供地、凈地出讓”的用地保障模式。我們在嚴格用地增減掛鉤、保護性開采礦產資源、土地供應、土地儲備、補充耕地等等方面都采取了計劃管理,促進自然資源市場供需平衡。
建立差異化的空間準入標準,研究制定“剛性”與“彈性”相結合的國土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建立管控單元體系,將農業、生態、城鎮的空間在國家要求的基礎上,分類制定用途管制的實施細則。
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有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以“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深入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
再就是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管。比如,加強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現在,我們也在推進城市“體檢”制度,通過體檢發現規劃實施過程中不適應、需要調整、需要優化的一些方面。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省、市、縣聯通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對關聯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的行為進行動態監測,對各類管控邊界,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邊界、基本農田邊界、城鎮開發邊界、約束性指標等管控要素落實的情況進行監測監督。及時預警規劃實施存在的風險,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預警等級和閾值,對規劃實施中違反開發保護邊界及保護要求的情況,或者有突破約束性指標風險的情況及時地預警。
開展規劃定期評估。建立常態化規劃實施評估制度,我們也會針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的總體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對各項規劃目標、指標、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整體把控,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研判。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銜接、結合、協調,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的適應性調整善。
當然,我們也要更加嚴格監督規劃實施。實行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流程的留痕制度,確保規劃管理行為全過程可回溯、可查詢。建立規劃實施考核機制,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自然資源督察執法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強化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類行為會依法依規地嚴肅追究責任。
這樣的話,規劃實施起來是非常嚴格、合規到位的。
主持人:確實是,非常謝謝金廳長給大家做的介紹。我們對湖南國土空間規劃在“十四五”期間的主要任務,通過您的介紹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另外,我們了解到啊,我們今后的國土空間規劃會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進行一個全面的融合升級,也就是“多規合一”的。那么,想請問一下金廳,咱們的國土空間規劃與原來這些規劃相比,有哪一些新的特點和優勢呢?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好嗎?
金勇章:好的。過去我們有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這都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空間治理和管控的一些規劃。但是,多個規劃、多個部門編制標準不一、規范不一,造成了規劃的沖突,降低了政府對規劃的管控效能,也給我們的老百姓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困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央決策將原來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要融合,要多規合一,這樣就編制國土空間規劃。那么,“多規合一”融合而成的國土空間規劃,繼承了原有這些規劃的特點、優點,又在很多方面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新的發展理念進行了很多的充實、完善,也進行了重大地創新。總體上來講,新的國土空間規劃更加注重落實新的發展理念,促進高質量的發展,讓我們的發展更加可持續。國土空間規劃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我們的規劃不再緊緊盯著發展空間的問題,是不是能夠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和以人為中心,適合人的居住,就是人居環境這樣一些內容。
主持人:做了一些改變?
金勇章:對,做了一些改變,這樣就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政府對每一個層級空間的管理能力要大大提升。從這幾個目標出發,應該說有這么幾個方面體現了空間規劃的特點:
一是國土空間規劃是“多規合一”的。剛才講了,“多規合一”包括環境的、交通的、水利的、農業的等各行各業需要落地的這些空間,都要把它很好地規劃出來。今后就是一個名稱,叫做“國土空間規劃”。同時,我們以大數據和信息平臺為基礎,打造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搭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可以講不是對原來規劃的簡單拼湊,也不是完全的另起爐灶,而是在“吸收、傳承、改革、提升”基礎上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整體重構,是在對原有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包括農業、交通、環保、水利等專項規劃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繼承原有成功的、成熟的好的經驗效果,摒棄了問題和不足,制定的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一本規劃,一張藍圖”。
二是國土空間規劃是體現國家意志的約束性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是自上而下來編制的,從國家、省、市、縣層層傳達一些約束性的指標和強制性的內容,下級規劃要服從上級規劃約束性的要求,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要落實總體規劃約束性的要求,目的就是要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國家安全戰略、區域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國家戰略,通過約束性指標和管控邊界逐級落實到最終的詳細規劃上,落實到每一塊土地上來做好實施性的管控,這是第二個明顯的特點。
三是(剛才也談到了)國土空間規劃體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更是規劃編制、實施等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么,我們在規劃編制的理念、觀念,規劃編制的過程和規劃成果的體現上,都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要著眼于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生老病死、吃穿住行、喜怒哀樂,都會體現在規劃上面來。
主持人:對,各方各面。
金勇章:對。所以規劃要安排好生產,安排好生活,也要安排好生態空間,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強我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個方面的特點是國土空間規劃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藍圖。科學有序地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現在我們的規劃總體上是兩個,一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另一個是為發展規劃提供落地保障的空間規劃,其他的都屬于專項規劃和配套規劃。那么,在空間規劃中,我們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要確定永久基本農田,也要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努力打造形成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也更可持續,為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堅實的國土空間支撐。
主持人:確實,金廳剛才給大家解讀得也是非常非常地詳細。那么,您剛才也說到了,現在我們的規劃在之前是以空間規劃為重點,現在是以人為本,實際上目前有一些城市還存在著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等一些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夠的問題,老百姓的人居環境比較差,容積率又比較高、風貌管控還不夠、寬廣場、大馬路,城市空間品質不高等等這樣一些多多少少的問題。那么,在“十四五”期間,國土資源這一塊兒,包括省自然資源廳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將如何構建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進而去提高老百姓的人居環境和城市空間品質呢?也請您給大家來解讀一下這個問題好不好?
金勇章:好。過去的城鄉規劃應該說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開發性的規劃它以保障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城市空間為規劃目標,但現在的國土空間規劃要轉變理念、轉變觀念,始終把以人為核心作為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貫徹中央和總書記反復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城市人民建,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實際上規劃和老百姓是息息相關的。
主持人:確實。
金勇章:剛才,我講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喜怒哀樂都需要空間來保障。比如生老病死,從出生開始,出生以后就有坐月子的需求,包括需要月嫂,醫院是孩子出生的地方,月嫂、托兒所、幼兒園,然后是中小學、大學,再到工作的場地,然后到養老院,最后是入土為安,無一不跟空間有關,無一不跟規劃有關。所以,國土空間的保障是任何人都少不了的,這些適宜的、有保障的空間就是要提升人民環境,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在這些方面我們具體想從這樣幾個方面來下力,來發力。
一是科學編制規劃。科學編制規劃的基礎就是要認真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要合理劃定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同時,我們也開展一些重大專題研究,深入研究以人為中心、為人服務的專題性問題。包括城市的健康、養老等等這樣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過去的規劃中是有表達的,是有體現的。但是,表達得不充分、不到位。所以,我們對這些問題要做好基礎性的研究性工作。按照適宜、適度的總要求,在規劃中對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健身等提出明確的要求,設定相關的約束性指標,層層傳導一直到詳細規劃,將來各種開發建設都必須按照這些約束性指標來進行落地。
二是堅持開門編規劃。“開門編規劃”是借用了國外的用詞,實際上就是要把規劃的主人,就是老百姓,就是各級政府,強調規劃的編制整個過程,規劃方案的形成,規劃的成果都要體現政府的意志,體現我們老百姓的主張,規劃也是公共政策。所以,我們要求開門編規劃絕不能走形式,要實實在在的上門、進村聽老百姓的訴求,把老百姓的訴求和想法、意愿反映到規劃中來。所以,我們也希望規劃在主流媒體去發布,在報紙、網站、微信等媒體上進行公示,還要讓規劃走進社區,更多地了解社會的意愿,把規劃的需求轉化成國土空間的功能和設施來落地、來布局、來建設和管控,真正使得我們的高品質生活在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實施、監管全過程都能夠得到保障。
三是推進“陽光規劃”,讓老百姓來監督我們的規劃的實施。規劃一旦制定,必須要把它實施到位,不能隨意修改。陽光規劃作為規劃實施過程當中老百姓監督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村莊規劃要進入村規民約,讓全村的老百姓來監督,讓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房子周邊有沒有學校,有沒有規劃公園,有沒有健身房,包括社區醫院、村衛生院等,一旦規劃的內容被挪用、被擠占、被侵占,他們都可以及時地反映,向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反映,這樣來保障我們的監督能夠真正地落地,保障我們的規劃能夠很好地實施。
剛才,你也談到了“寬廣場、大馬路、城市風貌管控”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一些指示,對我們要做好這些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也會認真地落實,我們會采取相關的措施,在正在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中努力去經濟這些問題。
一是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制度必須要貫徹。要將各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作為規劃建設用地指標核定的重要因素,合理確定各地建設用地總量,嚴格控制各地規模增量。要通過控制總量和增量,倒逼各地優化城鎮功能布局,也包括各類開發區用地的效率要提高,同時開展城市更新,對低效的城鎮用地要進行更新改造,推動城鎮集約發展。這個改造也包括“老舊小區”的改造。二是要嚴格詳細規劃管控。我們會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制定完善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編制、實施與監管的政策和技術標準,強化城鎮風貌、天際線、建筑高度、容積率等空間形態控制,提升城鎮空間品質”。我們也會按照省委《意見》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詳細規劃有關政策、技術標準,全面加強城鎮風貌、天際線、建筑高度、容積率等的管控,著力提升湖南的城鎮空間品質。
主持人:說實話,金廳長您剛才在介紹的時候,我就在想農村、城市,以后的規劃越來越具體了,我一出門就知道哪里有公園,哪里有醫療,哪里有學校等等,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且,通過這一系列的規劃,我相信大家也是對這種美麗的景象、美麗的人居環境越來越向往,也充滿了期待,謝謝您的介紹。那么,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也要關注一下大家在互動環節的留言了。其實,聽到今天金廳要作客到《了不起的大湖南》,也有很多的朋友來咨詢和提問。接下來的我們,我們就首先來關注到一位名字叫“藝術打工人”留言,看看他怎么說。
他說:我家住在福元西路那邊,十幾年前就聽說這里規劃了一個公園,但是現在孩子都十幾歲了,公園還沒看見。”對于他提出的這個問題,金廳您怎么看呢?
金勇章:十幾年前就規劃成公園,現在還沒有變為現實,這樣的情況我們也聽說過。按照《城鄉規劃法》、《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城總體規劃》,在規劃公園等方面,總體上由市、縣政府來編制后的組織落實和實施。我想,規劃好了的項目沒有實施,沒有變為現實,估計一般會存在著這樣一些情況。一是規劃沒有很好地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這樣的規劃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實施起來會碰到方方面面的障礙,落不了地。所以,這也是我們一定要“開門編規劃”的原因。二是規劃編制好了而沒有落實,有可能有隨意修改、違規變更規劃可能性的存在。所以,我們強調要陽光規劃,要把規劃好了的一些內容和項目在政府網站、公共媒體進行公示。一經批復的規劃,一定要嚴格地實施,按照老百姓的意愿要變成美好生活的一個很現實的場景。那么,第三種可能,我也認為有可能是政府資金財力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導致規劃遲遲不能開發建設,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是,我想對于科學合理規劃的一些項目和內容,又是確實提高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的規劃項目,我們要一起共同努力,將它盡早地、盡快地轉變為現實。
那么,我們在這里也要強調一下,規劃一定要嚴格實施和嚴格監管,要健全用途管制制度,要銜接環保部門提出的一些管控要求,包括“三線一單”成果,建立管控單元體系。強調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外實行差異化管制規則。在城鎮開發邊界以內的建設,我們會采用的“詳細規劃 規劃許可”的方式,任何項目的落地都要有規劃選址和規劃許可;在城鎮開發邊界以外(包括鄉村)地區的建設,我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詳細規劃 規劃許可”,還有一種是“約束指標 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因為,很多鄉村地區有多形態開發的需求,特別是康養、養老都想放在鄉村地區,也是可以干的,我們也是鼓勵的。但是,一定要有規劃,規劃以后要設定相關的開發強度約束性指標,要有相關的準入要求,不能什么都往里面放,一定要按照規劃規定的一些準入項目來實行管制。特別是我們對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重要水源地、文物保護等其他特別需要保護與利用價值或意義的區域,我們都要實行特殊保護制度,按規劃落地。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要推進“放管服”改革。“多規合一”以后,所有的空間規劃都整合在一起,都融合在一起,我們要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推動“多審合一”、“多證合一”,這樣也是為營造很好的營商環境,降低社會投資、社會投入的成本和門檻。我們優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等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能和監管服務水平。
還有一點是我們要強化規劃監管實施。實際上這一條前面已經談過了,建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依托規劃一張圖的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開展規劃動態監測評估和實施監管,對規劃中的各類管控邊界、約束性指標等都要進行監督,也要把規劃執行的情況納入干部自然資源歷任審計和執法督察的內容等等,這都是一些很好的監督實施的手段。
主持人:好,非常謝謝金廳給大家作的詳細介紹,我不知道這位聽眾聽了金廳的回答之后,您有沒有弄清楚。實際上,您說的這個情況我們還是要依據情況而定,因為它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同的問題而導致十幾年還沒有落實到位,所以具體還要看什么樣的情況。再次感謝金廳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作客到兩會節目當中,和我們一起暢談“十四五”時期湖南國土空間的規劃和發展。我們也相信,在省自然資源廳的統籌規劃下,我們湖南一定會有一個更美好的“十四五”。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好了,各位聽眾朋友,各位網民朋友,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一聲再會了,下一期我們的《了不起的大湖南》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