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我們全力以赴!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acorahome.com 發布時間:2021-01-22 09:08 【字體:
就業+技能+社保 給你“穩穩”的幸福



嘉賓: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黃贊佳

時間: 1月20日16:00

主題: 就業+技能+社保給你“穩穩”的幸福

主持人: 各位聽眾朋友、網民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準時收聽、收看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湖南人民廣播電臺聯合主辦推出的“兩會”專題訪談《了不起的大湖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周眉。那么,今天我們的節目您可以通過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芒果廣播網、芒果動聽APP、滿格live、馬欄山新聞頭條號、湖南應急廣播微信視頻號、news938瀟湘之聲微博、湖南新聞綜合廣播FM102.8、瀟湘之聲FM938、湖南經廣FM90.1等平臺進行同步收看收聽。

2020年以來,面對就業總量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省的就業工作依然是做到了穩中有進。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高度關注就業的問題。同時,作為就業工作的“大家長”,要做的就很多了。今天,在我們的節目當中也是特地為大家邀請到了湖南省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黃贊佳作客節目,現在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就是黃廳長。黃廳長,您好!

黃贊佳: 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 歡迎黃廳今天作客到我們的節目當中。其實,我們都知道,“十三五”期間,湖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能不能首先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具體在各項目標任務上完成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尤其是2020年,人社部門在助力應對新冠疫情防控上,我們重點又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好嗎?

黃贊佳: 好的。“十三五”以來,全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民生工作總思路,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穩中求進、創新突破,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地成效。

截至2020年底,人社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圓滿收官,10項指標超額完成,1項指標可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完成385.2萬人,完成進度110.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目標范圍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完成233.9萬人,完成進度116.95%;“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完成1449.21萬人,完成進度115.94%;“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完成3471.11萬人,完成進度110.19%;“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完成640.87萬人,完成進度110.49%;“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完成820.6萬人,完成進度105.88%;“高技能人才總量”150.1萬人,完成進度100.07%;“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規劃數保持90%以上;“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結案率”保持在90%以上;“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可全面完成。

2020年,我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重點在落實社保降費和推動復工復產上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在落實社保降費上,我們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實施意見》,在國家政策范圍內頂格實施企業社會保險免、減、緩三項措施,共為1.39萬家大型企業單位、21.3萬家中小微企業單位減免社保費258億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9.11億元,惠及參保單位5.47萬家、職工346.15萬人,有力支持了企業渡難關、保經營、穩發展。在推動復工復產中,我們密集打出應對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16條、穩企穩崗穩就業10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0條、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8條等政策“組合拳”。

主持人: 黃廳長,您剛才介紹得非常詳細,而且我們也聽到了一大組的數據,確實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咱們省人社廳在人力資源,包括社會保障各個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們也看到的喜人的成績。剛才,您也提到了在推動復工復產中我們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我對這套“組合拳”也特別好奇,我相信大家也想了解一下它具體指的是什么?您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黃贊佳: 好的。

一是保重點,第一時間保障1930家重點企業用工,組建一支583人的人社服務專員隊伍,對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用工服務,累計招工超過13.48萬人,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資生產。

二是強對接,針對農民工朋友的返崗務工問題,我們牽頭組織工作專班,采取下派小分隊、設立人社服務專員等方式,“點對點”推動輸入地和輸出地對接,組織“返崗直通車”7986趟次,直接輸送22.65萬人,引導924萬人安全有序返崗,占春節期間返鄉農民工總數的99.78%。

三是抓統籌,在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到首位的同時,綜合采取積極引導、鼓勵扶持、托底安置等措施,統籌做好去產能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退捕禁捕漁民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強化“311”就業服務,實施困難人員就業幫扶行動、貧困勞動力就業清零行動,著力推動貧困勞動力附近企業、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復產復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對現行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規定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普遍提高50%,不斷擴大培訓對象和培訓類型。

四是優服務,不斷通過新措施、新技術、新平臺拓展就業新渠道,提高企業招聘效率。疫情期間,第一時間開發推出了“湘就業”微信公眾平臺,為疫情期間省內用工需求量大的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提供服務,為解決企業用工難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 黃廳,我也注意到剛才您在解讀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詞是高頻詞,那就是“就業”。確實,我們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湖南人可以說對于就業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視的,而且對端好自己的飯碗、穩端自己的飯碗也是非常重視的。咱們的網友和聽眾其實也有很多的問題想要咨詢您,特別是他們在節目之前聽到咱們黃廳要作客到《了不起的的大湖南》節目,所以就進行了一些問題的留言,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來看看他們有一些什么問題好嗎?

黃廳長: 好的。

主持人: 先聽到的XXXL的留言,看看他說的是什么?

黃贊佳: 好。

XXXL: 我是一個離校還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的線上面試或者企業春招,能給我們提供多一點工作機會?

黃廳長: 好的,這個問題問得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疫情以來,我們著力加大線上招聘的力度,通過網上辦事大廳、信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集中開展崗位發布,匹配推送,遠程面試等線上服務。比如,在疫情期間就緊急上線了“湘就業”平臺,大家通過“湘就業”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就可以享受人崗匹配、職業指導、自助業務辦理等各項服務。同時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疫情發展的情況,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點亮萬家燈火”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特別是對高校畢業生重點實施“三個百場”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職業指導、創業扶持等全方位的服務。

主持人: 其實我剛剛聽您說到了“湘就業”這個平臺,那么也就是說想要找工作的一些高校生,如果現在還沒有工作可以關注一下,不僅僅是有崗位提供,還會有就業指導等一些方面,都很全面。

黃贊佳: 對。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到的是名字叫做“六毛”的留言,來聽一下。

六毛: 聽說我們從事快遞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也是可以評職稱的了,是吧?現在我們就是還不太清楚,我們這一類技術人員怎么參加職稱評定呢?

主持人: 職稱評定的問題,請您解答。

黃贊佳: 好。關于快遞員評職稱的問題,我們是按照國家人社部、國家郵政局統一安排部署,就我省來講從2019年起開展快遞工程專業職稱評審工作。在我省郵政、快遞企業或者相關行業中,從事快遞設備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工程等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申報參評快遞工程專業職稱,具體的評審工作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組織開展。

快遞工程專業高級職稱采取專家評審方式,中級職稱采取專家評審或考核認定方式,初級職稱采取考核認定方式。

主持人: 好的,非常謝謝黃廳的解答。另外還有一位plusEH也進行了留言,我們來聽一下。

PLUSEH: 我們打工的很多勞動法的地方不是很明白。所以我確實也很關注政府啊新聞啊經常講這方面。希望還可以多講一點兒,保障我們不要吃虧。

主持人: 確實,有了解《勞動法》的這種意識,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您看,黃廳長,要不你也給大伙支個招,如果遇到有關勞動方面的問題,去哪里咨詢比較方便或者更加合適一點呢?

黃贊佳: 我可以負責任的高度大家,可以直接撥打12333提問,很方便,很快捷。12333是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公開電話,主要職責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勞動保障咨詢服務,承擔政務公開、投訴舉報、電話和網上信訪等工作,協調處理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和訴求。

主持人: 那也就是說,12333這個電話大家一定要記住了。

黃贊佳: 對,是一個便民電話。

主持人: 如果說遇到了相關《勞動法》的一些問題,不是很了解的話,或者有什么咨詢,需要投訴的話,也可以找這個平臺,對吧?

黃贊佳: 對,它既是一個便民電話,也是一個服務電話、解難電話。

主持人: 是,看來大家對于就業的需求和關注確實是比較多的。那么,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我想問一下省人社廳將怎樣去確保完成穩就業的這個目標任務呢?

黃贊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也是“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為了確保完成穩就業目標任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實施好“123456”高質量就業計劃,也就是堅持就業優先一條主線,對標對表城鎮新增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與國家一致兩項主要指標任務,強化組織、政策、資金三大保障,推進四大行動,實施五大工程,著力服務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勞動力、退捕漁民、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六大重點就業群體就業。

其中推進四大行動,主要指:一是重點就業群體穩崗擴崗精準幫扶行動。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全力支持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暢通農民工就業渠道,維護合法就業權益,對脫貧人口就業更精準,政策更傾斜,服務更優化。始終關心關注就業困難人員、城鎮失業人員、退捕漁民、退役軍人、受災群眾等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二是職業培訓提質增效行動。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企業以訓穩崗、以訓待崗,著力優化人力資源供給,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三是就業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基層服務隊伍建設,推進實施基層平臺能力提升五年計劃。加快推進“互聯網+就業”,豐富線上線下服務功能,加快供求匹配、政策經辦、人員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和推廣使用,完善“湘就業”平臺功能。精心組織好“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高校畢業生留湘來湘就業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四是勞動者權益待遇維護保障行動。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整治和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行動,強化監控預警和監督執法,嚴厲打擊就業歧視、非法職介等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五大工程是指:一是援企穩崗工程。用足用好支持企業吸納就業的各項補貼政策,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受益面,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激勵吸納更多重點群體就業。二是創業增崗工程。完善創業擔保貸款辦法,強化創業培訓、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孵化基地建設"四位一體"聯動服務,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是見習留崗工程。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募集一批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等見習崗位,密集舉辦見習對接活動,讓有需求的畢業生和失業青年都能獲得見習機會。四是新業擴崗工程。加大平臺就業扶持力度,鼓勵個體經營,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支持勞動者多渠道靈活就業。五是公益安崗工程。健全就業困難人員動態管理機制,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主持人: 確實,為了實現穩就業的目標,我們省人社廳也是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而且也是達到了一定的好的效果。我們說“三高四新”戰略實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的支撐,我們也收到了不少“技術人才”的留言,他們非常想要了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社部門在這方面會有什么樣的考慮?您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下?

黃贊佳: 可以,好的。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將其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啟動實施“湖南技能人才振興工程”,著力打造“湘技湘能”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行三湘、能創未來”職業技能競賽品牌,依托六大工程,構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政策體系,為我省“三高四新”戰略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一是實施技工教育提質工程,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為契機,實施高水平技工院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建立技工院校師資培訓制度,推動技工教育內涵式發展。在全省支持打造20個一流專業群、50個特色鮮明的省級示范性品牌專業,引導技工院校積極開設我省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急需的專業,大力培養急需緊缺技能人才。

二是實施技能培訓增效工程,繼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緊密對接我省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全面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打造“湘技湘能”職業技能培訓品牌,計劃五年培訓275萬人次以上。

三是實施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鼓勵各級政府、行業、企業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十四五”期間,建設40個以上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0個以上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四是實施技能人才激勵工程,大力培育湖湘工匠,實施湖南工匠“十百千萬”計劃,到2025年培養評選湖南大工匠30個,湖南杰出工匠300個,湖南工匠3000個,湖南青年工匠10000個。打造“技行三湘,能創未來”湖南職業技能競賽品牌,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綜合性技能大賽,帶動100萬人參加競賽活動。在全省認定100家大型骨干企業、100家院校、100個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開展100個專項職業能力項目考核。

五是實施全方位服務工程,進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服務機制,推動落實高技能領軍人才政治待遇,探索落實技術工人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推動落實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貫通。

六是實施全社會動員工程,強化人社部門牽頭抓總的職能,充分發揮發改、財政、教育、婦聯、總工會、共青團等各有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企業及社會各方面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大力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社會氛圍。

主持人: 其實,從黃廳的介紹當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不管是省人社廳還是各級各部門對于技能人才應該說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才出臺了這么多的措施,剛才您一共說了六條,確實保障也是非常地多。那您看,就業是民生之本,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是關乎民生的兩大支柱。有一位網友留言提到了在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推行起來的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不知道湖南是否會全面推行,又如何更完善保障大家的社會體系呢?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工作的工作當中,人社部門將會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呢?請黃廳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好嗎?

黃贊佳: 好的。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人社部門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步構建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政策,在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方面,集中精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一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要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基本要求,持續在改革上發力,重點解決統籌層次提升問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特殊人群參保問題,抓好延繳補繳等政策對接等。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著力在中小微企業和廣大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未參保居民等群體中擴大制度覆蓋范圍。

二是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有效發揮市場作用,促進社會保險與補充保險、商業保險相銜接。努力構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相銜接的養老保險體系,這一點我們是鼓勵的,也是這么做的。同時,建立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進一步優化經辦服務,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推動社保卡的廣泛應用。

三是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強化基金保值增值,提升基金的抗風險能力。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科學確定待遇保障的水平,合理引導群眾的保障預期。建立抵御人口老齡化風險的財務自平衡機制,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長期穩定運行。

主持人: 謝謝黃廳長給大家做了如此詳細的介紹。其實,我們在您的介紹當中也了解到了,2020年全省重點民生實事12項22個考核指標全部完成。另外,這中間就包括: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39.15萬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21.53萬人次等等。暢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交出社會保障“更優答卷”,在接下來的這五年時間當中,湖南人也將在民生獲得感中體會到更加幸福、更加了不起的大湖南。

各位網民朋友、各位聽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一聲再會了,我們再一次感謝黃廳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作客到我們的節目,謝謝您。

黃贊佳: 謝謝主持人,謝謝聽眾,謝謝各位網友。

主持人: 同時也再次感謝各位網友,感謝各位聽眾的收聽、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會。

返回首頁
信息來源: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 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