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又一場國家級的產業盛事即將啟幕。
3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將于3月28日至30日在湖南長沙舉行。這是湖南首次舉辦國家級產業轉移對接活動。
本次活動有何特點?站在時代機遇的風口,中部省份湖南如何迎風而上?
契合湖南“氣質”,搭建高能級合作窗口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資源要素稟賦不同、發展程度不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我國產業發展的戰略縱深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近年來,全國各地密集舉辦產業轉移發展對接系列活動,建立健全區域對接合作機制,一大批重大項目在中西部地區簽約落地。在產業轉移過程中,我國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水平加速提升。
風正揚帆,中部省份湖南發出熱情邀約。本次產業轉移對接活動以“一帶一部湘聚共贏”為主題,聚焦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湖南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新機遇。
拒絕“撿到籃子里都是菜”。承接產業轉移,湖南的邏輯很清晰。
“找準湖南‘契合點’,堅持項目為王。”省工信廳副廳長陳暉介紹,組委會多次赴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承接方向地區,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條件和發展所需,圍繞產業集群培育和重點產業鏈建設,強力推進產業招商和項目引進。
活動期間將舉辦產業轉移合作簽約儀式,落地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合作成果。據介紹,本次引進的項目多涉及我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產業,包括高端裝備制造、綠色智能計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簽約項目順利落地,我省建立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定期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同時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企業快速成長,讓項目不僅能引進來,更能留得住、發展好。
截至目前,本次活動已收集省外轉移項目337個,意向投資總額約3086億元。
厚植產業熱土,湖南舒展開放胸襟
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熱潮洶涌,湖南有何獨特之處?答案在于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產業積淀與創新生態。
地處長三角、珠三角與成渝經濟圈幾何中心,湖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網絡,有助于企業產品快速到達國內外市場,降低物流成本。一家落戶懷化國際陸港的四川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貨物經國際陸港沿中老鐵路直抵東南亞,物流成本直降35%。
堅實的產業基礎,為省外企業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目前,湖南已培育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15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前列。這些產業集群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有助于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湖南也是一座“人才高地”。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139所高校,為各行業源源不斷輸送專業技術人才,構筑起科技創新的堅實支撐。
“人才環境非常好。”湖南中科星城石墨副總經理黃越華認為,湖南高校多,產學研成果轉化效果好,將會加速釋放集群優勢。
好項目、好企業搶手,湖南靠誠意取勝。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政策,從反平臺資本壟斷、規范和提升中介服務、從嚴從重整治政府失信行為等方面著手,盡全力讓客商來湘投資無后顧之憂。在2024年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湖南位列全國前十。
省商務廳副廳長劉素月透露,我省正在開展企業綜合運營成本分析調研,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不斷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著力打造湖南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獨特優勢。
新聞發布會現場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暉發布新聞
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素月回答記者提問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杜斌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姚偉紅主持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