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歲末年初話發展奮楫揚帆譜新篇”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專場在長沙舉行。省委財經辦、省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湖南推進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積極應對復雜嚴峻形勢、歷史罕見洪澇災害挑戰,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結構優化、質態向好,交出了難中求成、進中向好的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擴投資促消費
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4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發展充滿挑戰。
“湖南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回升向好。”發布會上,省委財經辦主任,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黃東紅表示。
過去一年,國家推出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湖南積極搶抓政策重大機遇,爭取中央預算內、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發國債等中央資金超2000億元,用于項目建設。
長沙機場改擴建、邵永高鐵、懷化國際陸港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益常高速擴容工程、虞公港一期等項目投入運營……有效投資發揮關鍵作用,一批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牢牢夯實發展基礎。
拉動經濟增長,投資、消費是關鍵。2024年,湖南全面落實“兩新”政策,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分別超23萬輛、260萬臺,拉動消費超500億元;1至11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位居全國前列。
“去年經濟總體呈現‘前穩中低后揚’的走勢。”黃東紅介紹,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改善,湖南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四季度當季GDP增速有望趕超全國平均水平。
強產業求創新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眼下,漣鋼冷軋硅鋼、VAMA汽車板二期項目加快推進,比亞迪電子二期項目生產繁忙,邵虹基板玻璃項目第二條生產線開足馬力……
過去一年,湖南聚焦“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和產業培塑行動,13條重點產業鏈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點。
北斗規模應用產值增長33%;音視頻產業規模突破2500億元;綠色智能計算產值增長19%;新能源汽車產量95萬輛,占全國份額達9.5%……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帶動下,全省產業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省委財經辦專職副主任王迎春介紹,去年1至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3%,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3%、14.1%;產業投資增長5.6%,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增長7.9%。
湖南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建好用好各類科創平臺、經貿平臺、產業平臺。2024年,“1+2”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4+4科創工程”全部實體化運行;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新增研發機構1178家。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水平高校院所、科技領軍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著力突破一批顛覆性技術,以產業培育拓展增長空間。”王迎春說。
保民生增福祉
七成以上財政支出辦實事
發展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過去一年,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湖南把7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來保障民生,投入536億元用于重點民生實事。
加力推進城市排水防澇、燃氣管網更新改造、城市污水廠網河湖一體化等“里子”工程建設,提質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00個、農村公路4528公里;
堅持把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城鎮新增就業76萬人;
支持一批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擴容、普通高中、醫療衛生和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爭取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列入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讓老百姓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我們始終把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作為頭等大事,深入落實惠民舉措,努力讓民生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黃東紅說。
2024年,對長株潭三市市民來說,幸福尤其可感可及。
新韶山南路建成通車,長株潭城際S1號線被納入長沙地鐵,通行更暢了;新版綠心保護條例印發,綠心總規優化調整,環境更美了;200項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260類以上電子證照互通互認,服務更好了。
新聞發布會現場
省委財經辦主任、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黃東紅發布新聞
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蔣俊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財經辦專職副主任王迎春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覃攀貴主持新聞發布會